【三】秋收冬藏:農曆十月
「十月寒霜降,稻穀滿倉黃。
」這句古老的農諺,不僅描繪了農曆十月秋收冬藏的景象,也寓意著人生的一種深沉哲理。
如《傷寒論》所言:「四時之氣,更傷五臟。
」十月,作為自然界由收至藏的轉折點,亦是人類生命歷程中沉澱與積累的象徵。
在中國古代,《莊子·內篇》有云:「水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舟也無力。
」這恰似十月之人,他們或許在青春年華里不顯山露水,卻如深潭之水,靜默中積聚著承載重舟的力量。
他們如同那秋日裡的稻穀,雖不顯張揚之色,卻在歲月的沉澱下,粒粒飽滿,滿載著生命的智慧與經驗。
而在西方的古典故事中,也有類似的寓言,如古希臘的《伊索寓言》里,烏龜與兔子的賽跑,烏龜雖慢,卻以不懈的努力最終獲勝。
這正如十月出生之人,不急於一時的輝煌,而是持之以恆,用時間證明自己的價值。
俗語道:「厚積薄發,水到渠成。
」這正是他們人生的寫照。
他們相信,每一份努力都不會白費,每一滴汗水都會滋養成功的種子。
步入中年,他們如同秋日的碩果,開始綻放出耀眼的光芒,無論是職場的晉升,還是家庭的溫馨,都是他們多年積累的結晶。
而晚年,對他們而言,不僅是物質的豐收,更是精神的富足。
正如現代詩人葉芝在《當你老了》中所寫:「多少人愛你青春歡暢的時辰,愛慕你的美麗,假意或真心,只有一個人愛你那朝聖者的靈魂,愛你衰老了的臉上痛苦的皺紋。
」他們享受著與家人共度的每一刻,那份從容與淡然,是對生命最深刻的詮釋。
農曆十月,不僅是自然界的秋收冬藏,也是人生哲理的體現。
它教會我們,無論外界如何變遷,保持內心的沉穩與積累,終將迎來生命的豐盈與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