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鞋王」隕落!6000家門店全部關閉,190億市值跌剩3.4億

2023-05-22     武巧輝     反饋
一代「鞋王」隕落!6000家門店全部關閉,190億市值跌剩3.4億

時代拋棄你時,連一聲再見都不會說!

繼百麗國際退市、富貴鳥宣布破產後,達芙妮也滑到了懸崖邊緣。

一對許多80後女性而言,達芙妮曾是她們的青春記憶。

這家發源於台灣的女鞋品牌,曾在大街小巷遍地開花,成為愛美女性的最佳選項之一。

最鼎盛時期,達芙妮在大陸開了6881家門店,市占率一度接近20%,當時大陸每賣出5雙女鞋,就有一雙來自於達芙妮。

女鞋銷售異常火爆,達芙妮股價也一路高歌猛進,公司總市值曾達到190億港元,以致時尚界將達芙妮、富貴鳥、百麗國際並稱為鞋企的「三駕馬車」。

近年來,鞋企「三駕馬車」相繼從雲端墜入谷底:2017年百麗國際退市,2019年富貴鳥宣告破產,隨後達芙妮也跌落神壇,陷入靠貼牌求生存的窘境。

今年3月25日,達芙妮披露了2020年業績,公司實現收入3.64億港元,同比下降83%;股東應占年度虧損2.42億港元,同比收窄77%。

1/10

一代「鞋王」隕落!6000家門店全部關閉,190億市值跌剩3.4億

2020年,疫情「黑天鵝」突如其來,達芙妮決定關閉所有線下店鋪。截至2020年底,達芙妮線下門店僅剩242家,相較最鼎盛時期的6881家減少96%以上。

放棄實體零售業務之後,達芙妮的主要收入來自於品牌業務和電商業務。2020年,達芙妮的品牌業務、電商業務分別實現收入2.1港元、1.48港元,同比分別下降89%、31%。

公司業績不振,股價也受到拖累,相比歷史上的最高峰,達芙妮股價累計暴跌98%,公司總市值也從巔峰時期的190億港元跌至僅剩3.5億港元。

達芙妮的潰敗令人唏噓,曾經的一代「鞋王」達芙妮,為何會淪落至此呢?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達芙妮陷入經營困境並非一朝一夕之間,事情還得從頭說起。

二1980年,一場由石油引發的金融危機席捲台灣。時代的一粒沙,落在個人頭上,那就是一座山,這場金融危機讓陳賢民失業了。

迫於生計的陳賢民,拉上大舅子(老婆的弟弟)張文儀,集資2000萬新台幣,創立了「喬志企業股份有限公司」,走上了自主創業的道路。

2/10

一代「鞋王」隕落!6000家門店全部關閉,190億市值跌剩3.4億

(陳賢民)

張家是製鞋世家,潛移默化中張文儀習得做皮鞋的好手藝,喬志公司就順理成章做起了鞋類代工生意。

當時,台灣的製鞋業已連續發展30年之久,產業鏈完善,勞動力低廉,全世界的知名鞋企都跑到台灣找代工,搭上時代快車的喬志公司如魚得水。

但台灣市場畢竟太小了,追隨台商搶占大陸場的新浪潮,陳賢民和張文儀於1987年跑到香港建立了犽凝集團,這就是達芙妮的前身。

隨著鞋類代工業務風生水起,陳賢民和張文儀的野心也越來越大,不再滿足於僅僅做一家鞋類代工廠,於1990年創建了自有品牌達芙妮,並將工廠搬到了福建莆田。

3/10

一代「鞋王」隕落!6000家門店全部關閉,190億市值跌剩3.4億

雖然創立了自有品牌,但前期達芙妮主要做的是批發生意,即將滯銷庫存尾貨賣給大陸代理商,從中賺取一定的差價。

很快,批發生意的劣勢就暴出來了:一方面,代理商傾向銷售利潤空間最大的產品;另一方面,銷售主導權被代理商牢牢掌控,達芙妮的庫存風險不斷放大。

隨後,在張文儀的主導下,達芙妮由原來的批發商逐漸轉型為零售商,張文儀又開始帶著達芙妮在全國各地開設直營門店,並通過加盟模式持續擴張規模。

1/3
下一頁
武巧輝 • 10K次觀看
武巧輝 • 6K次觀看
寇璐建 • 5K次觀看
武巧輝 • 10K次觀看
武巧輝 • 14K次觀看
武巧輝 • 6K次觀看
武巧輝 • 11K次觀看
武巧輝 • 10K次觀看
武巧輝 • 9K次觀看
武巧輝 • 9K次觀看
武巧輝 • 9K次觀看
武巧輝 • 5K次觀看
白嘟嘟 • 10K次觀看
武巧輝 • 5K次觀看
武巧輝 • 9K次觀看
武巧輝 • 9K次觀看
武巧輝 • 12K次觀看
諸葛亮 • 9K次觀看
武巧輝 • 7K次觀看
武巧輝 • 6K次觀看
武巧輝 • 142K次觀看
武巧輝 • 6K次觀看
武巧輝 • 9K次觀看
武巧輝 • 7K次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