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生的旅程中,你我相遇,便是緣分。我是禾熙,請與我一起感受世間美好,活出想要的人生!
茨威格說:「她那時還太年輕,不知道所有命運贈予的禮物,早已在暗中標好了價格。」
這世間的很多東西,都是有限度的。一旦超過了限度,可能就需要自己付出十倍、百倍的代價來償還。
愚者癡迷於眼前的享受,透支未來;智者取捨有度,懂得「可持續發展」。

1.不透支身體
人在身體健康的時候,往往是意識不到健康的重要性的。
他們即使聽過再多的「注意身體」、「不要熬夜」、「身體是革命的本錢」等話語,也會不以為然。
在身體健康的時候,他們往往會自恃身體素質好,通宵刷劇,暴飲暴食,甚至透支健康來賺錢。這些,成為了他們生活的常態。
直到有一天,健康出現了問題,他們才會認識到:原來,沒了健康,其他的一切物質,都是浮雲。
身體確實有自我修復的能力,但是身體的自我修復能力,是有限度的。
如果過分依賴身體的自我修復能力,肆無忌憚的透支身體,終將會失去原有的健康。
有的人,透支自己的身體,來享樂。
殊不知,為了追求享樂而透支自己的身體,最終,可能需要付出十倍、百倍的痛苦,來為當初的「放縱」付款。
有的人,透支自己的身體,來賺錢。
正如那句話「前半生用命換錢,後半生用錢換命。」為了賺錢,透支後半生的健康,並非明智之舉。
雖說「沒有錢是萬萬不能的」,但是,一定要把握好一個度,不能「要錢不要命」。

2.不透支信用
孔子說:「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
就是說:「一個人,如果沒有信用,不知道他還可以做什麼。」
誠信,是每個人不可缺少的質量。如果不被人信任,如何能與人共事呢?
有的人,把自己的信用當作籌碼。
他們仗著別人相信自己,就肆無忌憚的哄騙別人,來獲取利益。剛開始,他們也許可以通過出賣自己的「信用」來獲得利益。
但是,時間一長,眾人便都知道了他們是「不講信用」的人。
這時,即使他們想要再出賣自己的「信用」,也沒有機會了。
因為他們的「信用」,已經變得一文不值了。
有人問:「信用」值多少錢?
信用,是無法用金錢來衡量的。他可以成就一個人,可以帶來無窮無盡的財富。一個人即使再成功,如果失去了信用,那麼,他離失敗也就不遠了。
信用一旦透支,則不可挽回。所以,智者,寧可花冤枉錢,也不會透支信用。

3.不透支感情
有的人,一旦與對方關係親近了以後,就會不拿自己「當外人」。
他們隨意地拿對方缺點開玩笑,卻誤以為對方不在意。
有時候,他們甚至明知道對方在意,還是會只顧自己取樂,無視對方的感受。自以為關係親密,對方就理當「包容自己」。
他們肆無忌憚地向對方提出要求。如果對方答應,便是「應該的」;如果對方拒絕,他們就指責對方「無情無義」。
人與人之間的感情,是有限度的。
再深厚的感情,如果不懂維護,只考慮自己,一味透支,終究也會被消耗乾淨。
人往往有一個錯覺:就是在關係親密的時候,肆意透支,卻誤以為這份感情「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等到有一天,對方終於忍無可忍,徹底爆發,決定與他們斷絕關係的時候,他們才恍然大悟。可是此刻,已經為時已晚了。

老子說:「其安易持。」
就是說:「局面穩定的時候,容易保持和維護。」
在關係和諧的時候,就要好好維護關係,把握好一個度;不要等到關係被透支了,才想起來要「謹守邊界」。
「人生有度,過則為災。」
只有取捨有度,不「透支」自己,人生之路,才能行穩致遠。
與君共勉。
路上時常有陰影,但抬頭總能看見光。我想做你的光,為你指引人生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