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去病帶著將士們離開了居延澤,沿弱水抵達了小月氏,在祁連山向渾邪王和休屠王的側背主動發起猛攻。對於剛在幾個月差點取了他倆狗命的霍去病突然從自己大後方的沙漠裡殺出來,上至兩個單于王下至每一個和霍去病交鋒過的匈奴兵,每個人心裡都沒底。倉促應戰的匈奴兵被從天而降的霍去病部隊嚇破了膽,怎麼也組織不起有效的應戰編隊,只能任由霍去病來去如風,擊潰他們的最後的兵力。
這一戰,霍去病再一次書寫了新的歷史:斬殺敵人三萬二百人,俘虜酋塗王和兩千五百匈奴兵,生擒匈奴五個小王,五小王的母親,單于妻子、匈奴王子五十九人,相國、將軍、當戶、都尉等一批高官共六十三人。除了霍去病,英勇作戰的部下們也順利升職加薪,走上了人生巔峰。貢獻最突出的幾位將領,甚至得到了漢武帝封侯的待遇:鷹擊司馬趙破奴獲封從驃侯,校尉句王高不識獲封宜冠侯,校尉仆多封為煇渠侯。
霍去病能在漫天黃沙中,如同帶了導航一樣自如來去,還真的離不開這幾位得力幹將。這幾員封侯大將,即使是漢人也都是在匈奴地區長大的,對這一帶可謂了如指掌。所以霍去病帶兵的時候,無論怎麼迂迴繞後都從未迷失方向,連找敵方指揮部都像回家一樣輕車熟路。
儘管霍去病的找路秘訣漢軍人盡皆知,但其他將領卻都是不敢效仿的。衛青麾下的匈奴降將領趙信再度叛回匈奴一事,始終令大家心有戚戚。而戰神霍去病的自信,不僅僅是戰場上驍勇善戰,更在於知人善任,用人不疑。他優待俘虜,對雙方將領一視同仁的態度加上不爭軍功的人格魅力,吸引了大量的匈奴的投誠。霍去病的去世之後,是匈奴歸降而來的屬國軍為他送葬,足見他深得軍人們的愛戴。
司馬遷在《史記》這段戰功記載之後,頗有些不服氣地點評道:「諸宿將所將士馬兵亦不如驃騎,驃騎所將常選,然亦敢深入,常與壯騎先其大軍,軍亦有天幸,未嘗困絕也。然而諸宿將常坐留落不遇。」司馬遷認為霍去病總拿著全軍最好的軍備和戰馬,也從未遭遇絕境,是老將們沒有好的戰機。不得不說司馬遷這段評價有些酸溜溜的意味。畢竟霍去病的戰法,本來就是置之死地而後生的絕對自信,他的部隊擅長於輕裝突襲,勝則繳獲敵人的物資喝酒吃肉,敗則難以為繼活著都成問題。別說他考慮友軍的支援,畢竟除了他自己,其他友軍時不時就會找不到北,根本指望不上其他人的後勤供給。
同年秋天,渾邪王和休屠王向漢武帝表示投誠。霍去病奉命再次率軍一萬又來到了河西,然而漢武帝擔心的事情果然發生了,渾邪王搶先殺掉了休屠王,嘗試反抗。四萬匈奴人當前,霍去病也依然無所畏懼,他當機立斷率軍直接殺進敵方陣營,直接就地斬殺了八千多名企圖詐降的匈奴人,震懾了整個投誠隊伍,這才順利把數萬人帶回了長安接受漢武帝的封賞。真也許只有霍去病彪悍的心理素質和戰神之姿,才能讓漢軍毫髮無損地順利帶回這號稱十萬的匈奴人。
這一戰,為大漢帝國打開了影響西域諸國的通路,也為飽受匈奴人搶掠之苦的西部各城帶來了安定發展的機會。
第四戰封狼居胥:漠北之戰
公元前119年,漢武帝經過兩年積極籌備,派衛青和霍去病遠征匈奴老巢。這一次衛青穿行千里正面對戰伊稚斜單于,殲敵人一萬九千人。霍去病則是帶著五萬兵力,繼續發揮他的優勢打法,奔襲兩千多里直擊左賢王所在地,斬殺七萬四百人,俘虜了屯頭王、韓王等三人和八十三名高官。他乘勝追擊,一路殺到了匈奴人視為聖地的神山狼居胥山,率領大軍在山上舉行了大漢帝國的祭天儀式。他不僅從軍事上打垮了匈奴,也更從精神上徹底打垮了匈奴人反抗漢朝決心。這一年,霍去病和衛青一起打贏了這場定國之戰,時年22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