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標點符號,古人如何看懂古書?原來我們現代人才是弱雞
為啥在我們能夠看到的很多古籍中,竟然看不到一個標點符號。這是怎麼回事呢?
其實,認為中國古代典籍都沒有標點符號,是一個普遍存在的誤解。事實上,早在漢代之前,古人就已經創造出了標點符號,比如「·」和圓圈,還有專門劃分段落的劃線。不過,在古代,標點符號叫做「句讀」。當然那時候的「句讀」,沒有現在的標點符號這麼全面。
看到這裡可能有人會覺得很納悶——既然我們的古人這麼早就開始使用標點符號了,為什麼他們卻不怎麼用呢?
首先,在造紙術發明之前,製作書籍的主要材料基本上都是竹簡或是絲帛。這些材料的製作成本太高,如果一句一句都標好標點符號,實在是太浪費資源。
造紙術發明之後,又經歷了一段發展時期,古人學會用了雕版印刷。但是雕版印刷中雕刻如此之多的標點符號是非常耗時耗力的工程,也是件很不划算的事情。結果發展到後來,這些人不僅省去了標點符號,就連原本分為兩段的文字,都被他們強行接了起來,連成一大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