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的滅亡,處處透著一股詭異

2024-05-26     花峰婉     反饋
4/4
(蔣玄暉 形象)

宴會之上,他們大快朵頤,酒足飯飽,然後被早就埋伏好的衛兵們用繩子逐個勒死,最終拋屍井中。

後人看歷史,總是會處在一個上帝視角,因為畢竟我們知道後來事情的發展嘛,所以我們總是會認為古人做的不對,做的不好,做出的選擇太離譜,就比如這幫唐朝諸王們,作者下意識的就會認為他們太蠢了,這頓飯就不應該去。

但其實,作者未必真的有古人聰明,而是作者不能體會古人的心境。

是啊,這樣危機四伏的境地,這樣十分明顯的黃鼠狼請雞吃飯,誰會看不出來?誰會覺察不到危險?一個兩個察覺不到?難道九個人都察覺不到?

所以,也許並不是諸王們蠢笨到了不知道這頓飯就是斷頭飯,而是他們當時,已經別無選擇。

吃不吃這頓飯,他們最終的命運,都是死去。

大臣們死了很多,皇族們死了很多,餘下活著的大臣們也是降職的降職,調走的調走,朝廷人事系統來了個徹徹底底的大洗牌。

不過有意思的是,作為執行朱溫篡權計劃的爪牙,李振,柳璨,蔣玄暉這三個人的下場也不是很好。

蔣玄暉因為是朱溫身邊的紅人,遭人妒忌被誣告,加上他的確替朱溫乾了太多的壞事兒,人神共憤,朱溫也需要一個背鍋的,所以朱溫還沒篡位登基,就提前把蔣玄暉給殺掉了。

柳璨和蔣玄暉死因差不多,一是遭人算計陷害,二是朱溫本來也不想留著他了,所以他也在朱溫改朝換代之前被殺掉了。

而至於那個要把清流變成濁流的李振,下場也很慘,這事兒我們放到以後再說。

一場一場的政治清洗終於結束,伴隨著無數的人頭落地,忠於李唐皇帝的士族高官們被徹底一掃而空,隨之結束的,還有從中晚唐開始任何一位帝王都沒能解決的黨爭問題,也不存在了。

士大夫們的屍體在渾濁的河水中緩緩下沉,這個龐大帝國的法規法律,禮儀道德,曾經的光輝榮耀,無數的嘔心瀝血隨之沉入歷史的河流。

公元907年三月,唐哀帝禪帝位於朱溫,唐朝正式滅亡。

一般來說,一個封建王朝滅亡的時候,無論是大一統的,還是割據政權,到了分崩離析,再不存在的這個節骨眼兒上,要麼是轟轟烈烈的,要麼是異常悲壯的,反正動靜肯定很大,場面也一定是壯觀的,比如被攻破的城門,遍地的骸骨,燃燒的宮殿等等,但唐朝的滅亡卻很安靜,大唐帝國滅亡的時候沒有發出任何一聲轟隆的巨響,只聽到一陣低沉的嗚咽。

或許,在人們的心中,大唐已經「滅亡」了很多回了。

從安史之亂到涇原兵變,從天子九逃到國都六破,所有的信心和希望一次一次的被消耗殆盡,什麼都不剩了。

麻木了,已經麻木了。

可惜麼?的確是挺可惜的,大唐王朝曾經國力巨大,經濟繁榮,文化多元化,可以說一度是世界上最為強盛的國家。

在公元735年,堪稱大唐最有名氣,最有代表性的詩人李白曾經寫下了這的詩句:四門啟兮萬國來,考休徵兮進賢才,儼若皇居而作固,窮千祀兮悠哉!

生活在盛唐時期的李白和唐朝千千萬萬的子民們一樣,他們快樂,沉浸其中,他們不擔心戰爭,饑荒,災禍,他們認為,世世代代都會如此,幸福會永遠延續下去。

可是沒有人知道,盛唐就那麼突然結束了,餘下的只有中晚唐的掙扎不甘,以及在掙扎不甘時所持續的劇痛。

多年之後,公元758年,另外一位很有名氣的詩人王維寫下了這樣的詩句:絳幘雞人報曉籌,尚衣方進翠雲裘。九天閶闔開宮殿,萬國衣冠拜冕旒。

王維的卒年,是公元761年。

直到生命消逝的三年前,詩人還在念念不忘當初那個,美好的時代。
奚芝厚 • 113K次觀看
舒黛葉 • 26K次觀看
奚芝厚 • 4K次觀看
舒黛葉 • 6K次觀看
福寶寶 • 43K次觀看
奚芝厚 • 3K次觀看
舒黛葉 • 13K次觀看
喬峰傳 • 3K次觀看
舒黛葉 • 3K次觀看
舒黛葉 • 6K次觀看
舒黛葉 • 34K次觀看
舒黛葉 • 13K次觀看
奚芝厚 • 2K次觀看
舒黛葉 • 6K次觀看
花峰婉 • 2K次觀看
呂純弘 • 15K次觀看
舒黛葉 • 8K次觀看
奚芝厚 • 2K次觀看
呂純弘 • 5K次觀看
舒黛葉 • 2K次觀看
舒黛葉 • 2K次觀看
舒黛葉 • 13K次觀看
舒黛葉 • 13K次觀看
舒黛葉 • 22K次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