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字兒一想出來,李世民即刻就派人前往大哥的下葬地點高陽原,他還提出不需要重新鐫刻墓誌,只需要在原本的位置上進行修改,即將「靈」改為「隱」。
那麼,這個「隱」字有什麼說法嗎?
「隱」和「靈」一樣,都既有正面的評價也有負面的評價,至於李世民心裡究竟是怎麼想的,現在已經不得而知了。
不過,歷史上有一則故事可以作為參考。
這還要從春秋時期的魯國說起。
魯國君魯惠公去世之後,將王位傳給了還年幼的姬允,皇帝年幼當然沒有能力直接處理國事,所以在大臣們的商議之下,推舉已經成年的長子姬息登上國君之位。
大臣們推舉自己為國君,姬息見推辭不掉,他只好宣布,自己先暫代國君之位,等弟弟成年之後再退位還政。
十多年的時間裡,姬息始終不忘初心,帶領著朝臣們將國家治理的井井有條。
可這時候魯國的一位宗室羽父找到姬息,對他說,「姬允即將長大成人,你得為自己謀劃後路啊」。
姬息莫名其妙,羽父直接說,「得殺掉您的弟弟,您的國君之位才能坐穩」。
可姬息卻不為所動,始終堅持等弟弟成人,他就宣布退位。
沒想到這個羽父卻是個十足十的壞人,他怕自己今天的這番話泄露,於是轉頭找到姬允,編排姬息已經有了霸占王位之心。
於是二人聯手就設下計謀殺死了姬息。
在姬息死後,姬允登基,給自己哥哥定下的諡號就是「隱」。
而李建成和李世民的關係,在某種程度上來說,與姬息和姬允的關係也有些類似:
都是親兄弟,弟弟發動政變殺死哥哥。而弟弟則想要掩蓋此事,卻又不願意過於抹黑哥哥。
從這個角度來看,「隱」就蘊含著功敗垂成、其位不終的意思了。
晦澀往事
我們可以從這一場關於李建成諡號的糾結中,窺到一點李世民的內心。
這體現了他作為一個帝王,也有著他的柔軟之處。
李建成作為他的親兄弟,既是他的政治對手,也是他情感上的牽掛。
他的諡號問題,無疑觸動了李世民內心深處的某些情感。
這場糾結,更像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李世民在其中權衡利弊,試圖找到一個既能滿足自己政治需要,又能體現他對李建成尊重的解決方案。
他的掙扎與痛苦,反映出他作為一個帝王的無奈與辛酸。
在浩如煙海的史料中,還記載了這樣一個場景。
在李建成和李元吉下葬的這一天,李世民一個人來到東宮,他站在宜秋門前,先是黯然神傷,而後又號啕大哭。
而在此之前,李世民還專程下令,准許太子府和齊王府的舊部,在李建成和李元吉下葬之時送行。
這也就相當於他不再追究往事。
此時距離玄武門之變已經兩年了。
這位文韜武略的皇帝,仍然沒有忘記他手刃同胞兄弟的場景,他仍然無法忘記那個血腥的日子。
他想起曾經的兄弟情深,想起他們共同度過的那些日子。
然而,現實卻是如此殘酷,他們的關係最終走向了決裂,他不得不親手殺死了自己的兄弟。
在這兩年的時間裡,他勵精圖治,使唐朝的國力日益強盛。
他的文韜武略得到了百姓的讚譽和尊重,他也因此贏得了更多的支持和信任。
然而,他內心深處的那份孤獨和悲痛,卻始終無法消散。
或許有的人會說,這不過是一場政治作秀。
可這位千古一帝的眼淚,或許仍然有那麼一滴是來自真情實感的。
貞觀十三年,距離玄武門事變已經十幾年之久了。
李世民又將自己的兒子趙王李福和曹王李明,分別過繼給李建成和李元吉。
貞觀十六年,李世民又想起了此事,宣布追封李建成為皇太子,李元吉為巢王。
在我國古代歷史上,殺死自己的兄弟,奪得皇位的事情屢見不鮮。
可能夠在自己的兄弟死後,不僅給予其一份公正的哀榮,還給他的後代子孫追封爵位,確實非常難得的。
從李世民身上我們可以看到,一位真正的統治者的胸懷和風範。從李建成諡號的一再更改,這都折射出李世民並不願意摧毀和抹殺李建成的歷史形象。
他的智慧和眼光超越了權力鬥爭的狹隘,他選擇以一種寬容和包容的態度來對待李建成的歷史形象,讓後人能夠更全面地了解唐朝初期的歷史。
結語
或許,玄武門事變是李世民一生的傷疤。
身為帝王他是無情的,更是孤獨的。
為了爭奪皇位,他不惜與兄弟反目成仇。
儘管他清楚,自己的選擇極為殘忍和不道德,但為了皇位的誘惑,他不得不狠下心來。
他親手殺死了自己的親兄弟,踏著兄弟的鮮血登上了皇位。
身為帝王,他必須堅強、果斷,不能有絲毫的猶豫和軟弱。
他必須在眾人的簇擁下,獨自面對這個世界的冷漠和殘酷。他不能有朋友,不能有知己,甚至連親人都不能全然信任。
這是身為帝王的代價。
若干年後,當歷史的塵埃落定,李世民或許會在某個寂靜的夜晚,獨自回憶起那段充滿血腥與權謀的政治鬥爭。
他會想起自己曾經的兄弟,想起他們之間的紛爭與恩怨,想起那場決定命運的玄武門之變。
在這場鬥爭中,他或許曾有過猶豫和掙扎,但最終還是做出了自己的選擇。
然而,這並不意味著他可以輕易地忘記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