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僅如此,在三星堆文化之後,成都平原的祭祀性遺存全部消失,甚至連三星堆人的太陽崇拜信仰都未傳承下來。三星堆文化猶如一個楔子一樣,插在了成都平原的兩大考古學文化之間,打亂了原本的發展脈絡。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奇異的現象呢?
早在上世紀90年代,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夏商周研究室主任杜金鵬教授就大膽設想「三星堆二期文化很可能是在夏末商初時,由遷入成都地區的夏遺民,與當地土著居民相結合所創造的一種新型文化遺存。」
1993年出版的《三星堆文化》一書也認為,「三星堆文化分為四期,其中第一期文化的新石器時代晚期先民為四川盆地內的土著居民。」而考古發現也顯示,正是在三星堆文化二期時,二里頭文化(夏文化)因素出現在了成都平原。
此後,隨著考古發掘的深入,三星堆出土文化愈發證實了上述猜想。
三星堆出土了夏文化的典型器物—牙璋,不僅數量眾多,而且在形制上還有改進和發展,出現了銅牙璋和牙璋形金箔。要知道,在夏朝滅亡後,牙璋都進入了衰落期,在整個商文化圈內,牙璋都被改造成了其他器物使用,唯獨在三星堆,牙璋成為了祭祀重器,與商文化圈以鼎為重器的做法截然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