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說,乾隆的一生順境多於逆境,甚至也沒有經歷過傳統上會威脅到皇權統治的力量的威脅,例如外戚、宦官、權臣、藩鎮等等——這些他的父親、祖父都已經處理完了。
所以,乾隆是一個真正的盛世帝王。可他雖然宣稱要效仿康熙「出巡」的活動,去民間體察民情、加強國內外團結。
但實際上,卻沒能真正深入了解社會民情,反而還給老百姓留下了不太好的印象,因為在民間流傳下來的故事中,乾隆似乎都是以一個「風流」「善變」的形象出現的。
而且,乾隆每次下江南的活動,不僅要用「議罪銀」來填補資金缺口,還經常要徵用民工上萬人,可以說是「勞民傷財」,自然也不會給人留下什麼太好的印象。
就算乾隆嘴上總是說要「節儉」,但卻沒有真正實施過,反而還給國家、地方增添了不少負擔。
還有人直言,雖然乾隆一生寫了5萬多首詩,其中有一大半都是在歌頌勞動人民或是農民的,但他卻沒有真正「體諒」過老百姓的生活。
為什麼他們會這麼說?從一個民間流傳的乾隆與瓜農的故事裡,我們就能看出一二來。
吃瓜時的人生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