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早在宋代時期「蘋果」的代名詞「頻婆果」就已經被「苹婆」所代替了,只是那是人們口中的苹婆其實並不是現在由西域引入的蘋果,而是一種梧桐科的植物,與蘋果是兩種完全不同的植物。因此蘋果就為了與這種苹婆區分,就叫為蘋果了。
被日本一直沿用至今的林檎一詞,其實這個品種的水果也不是由西域時期引入的蘋果。其實林檎才是我國原產的類似於蘋果形狀的水果,但其口感相較於蘋果來說更加綿軟。在明代時期李時珍的《本草綱目》中,就對林檎有了較為詳細的解釋,裡面這樣寫道:「林檎,即柰之小而圓者,其類有金林檎、紅林檎、水林檎、蜜林檎、黑林檎,皆以色味立名。」
可見,早在明代時期人們就對林檎有非常詳細的分類了,將其與蘋果有十分明顯的分界。
最後到了近代時,隨著西方的植物學的分類的引入,我國也將國內的許多植物按照其規則進行相應的分類與修改。按照西方對大多數植物的命名來講,林檎的中文學名也就自然而然變成了紅花或者沙果等,他們將蘋果的各個不同的種類也分化了不同的名稱。
蘋果從最初的奈演變為林檎,但又不同於西方引入到西洋蘋果的口感,為了區分它們,因此林檎在唐朝時期又演變成為了頻婆果,而西洋蘋果則變為苹婆,就這樣不斷變化。其實在這個過程當中,蘋果的種類也在不斷發生變化與改進。
最後到了元朝時期才真正變成現在人們熟知的蘋果。整個演變的過程是十分漫長並且有趣的。其實在許多時候,水果的變化也可以看出當時朝代的強弱,例如在明代時期,賞賜大臣就用西域進奉的西洋蘋果,可見在那是國力較西域而言是很強的了。而日本在引入林檎之後也一直將這一名稱流傳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