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兵們一聽這話更是長大了嘴巴,因為賽金花口中的瓦德西正是德意志帝國的陸軍上將,也是當時八國聯軍的統帥。
此言一出,小伙子們哪還有其它的非分之想,趕緊回去報告給了長官,結果第二天賽金花剛吃晚早飯,就聽到門外有汽車的聲音。
兩名士兵專程接她前往營地面見瓦德西。
原來,早在賽金花和洪鈞任職歐洲的時候,她就已經認識了瓦德西,並且結下了深厚的情誼。
在瓦德西的關照下,賽金花再次成為京城中一道靚麗的風景線,她不僅成為了八國聯軍司令部的常客,還經常騎著高頭大馬和瓦德西並肩招搖過市。
當時面對外敵入侵,由廣大農民組成的義和團,打起了「扶清滅洋」的口號,給租界中的洋人帶來了不少的危險和麻煩。
於是外國軍隊就對義和團進行了專門的打擊,不少人死於非命,賽金花得知這一消息後,思緒難平,怒火中燒。
她對大清的統治本就不抱希望了,所以當外軍燒宮殿,搶寶貝的時候並沒覺得有什麼不適。
並且不只是賽金花,在八國聯軍攻打城池的時候,不少受苦受難的老百姓還幫著外國人搭梯子、推車子,因為他們以為洋人是來幫助自己推翻腐敗的清王朝的。
但現在不同了,洋人把槍管和屠刀真正朝向了中國人,賽金花當即就找到了瓦德西,嚴厲地對其進行指責:「歐陸自詡文明之邦,甚至視為生命,現在怎麼能如此野蠻瘋狂?!」
一代情僧、近代著名作家蘇曼殊在作品《焚劍記》中,就曾記載過這件事,劉半農的《賽金花本事》中也對此事做出了介紹。
或許是賽金花的義正言辭讓瓦德西面子掛不住、也或許是他出於朋友情誼、亦或是洋人確實不想再中國付出太大的代價,八國聯軍終究是停手了。
賽金花的行為也就此傳遍了街頭巷尾,什麼「議和大臣賽二爺」、「九天護國娘娘」,各種光鮮亮麗的稱號都出來了。
結果沒過幾天,意外又發生了。
當時的德國駐華公使被義和團殺害,原本平息的矛盾再次變得激化,公使夫人哭著喊著要慈禧和光緒償命。
據當時一位名叫曾樸的小說家描述,又是賽金花從中斡旋,提出了為克林德公使建設一座牌坊或者雕塑,用以表示紀念和歉意。
在談判期間,賽金花口吐蓮花,能言善辯,頗有一副外交官的風采,公使夫人在冷靜下來後,還是選擇接受了賽金花的方案。
1902年,克林德牌坊在東單建成,中外人士共同揭幕。等到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德國成為戰敗國後,牌坊被北京人民砸毀。
又過了一年,在法國政府的建議下,破碎的牌坊在中山公園裡被修復,只是上面的文字被改為了「公理戰勝」,用以紀念一戰的勝利。
這座牌坊就好像是賽金花命運的重演,一波三折,命途多舛。
陶然亭旁草下葬
當一切終歸平靜,賽金花也繼續操持起了自己的生意,然而人們的記憶都是有時效的,金賽花的美名也沒有留在大家心中太久。
牌坊建成後一年,「金花班」中有一個小姑娘,因為不願繼續賣淫為生,竟然吞服大量鴉片自殺了。
出了人命,金賽花作為老闆,被刑部抓進了監獄,關了一個月便被遣返回了蘇州,積攢數年的家產分文不剩,手下的姑娘也作鳥獸散。
青春不再的賽金花,在之後的10年中,仿若浮萍,四處飄搖,依次做了孫作舟、曹瑞忠和將呼吸民政廳廳長魏斯炅的夫人,期間又兩次為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