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蘇聯投入了大量的資金下去,但這個探地工程給蘇聯在地質方面研究的收益其實並沒有想像的那麼多。蘇聯因為打下了這麼深的孔,在剛開始的時候,得到了不少國際上的面子,但往後緩慢的探地進展也讓蘇聯這一計劃的影響力並沒有進一步的擴散開去。
尤其是當微波探地和雷達探地的出現,也讓這一計劃的影響並進一步縮小,各大國家的地質勘探科研機構更傾向於用較低的價格獲得地底的物質成分,去進行科研,來獲得收益。
蘇聯這項面子工程,雖然能比較直接地獲得地底的物質進行科研,擁有著獨家的實地探測數據,收獲了數以萬計的巖石土壤成本,給地質物理的理論學說奠定了客觀基礎。
但探地所產生的高昂成本給國家方面帶來了不小的負擔,尤其是越往下挖,所需要的成本和收益根本達不成正比。這也使蘇聯最終選擇望而卻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