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秦簡的記載,我們必須重新審視對於秦朝的看法,重新認識秦朝的徭役賦稅,重新認識秦朝的法律條例。
但是大家可能還會有疑惑,大家一定還會有這種想法:
史書記載可能會帶有後代統治者的主觀色彩。
但是太史公司馬遷在《陳涉世家》里曾經記載到陳勝、吳廣由於遇到天下大雨,道路被阻擋,因此很難在規定的日期前趕到工程地。
完成他們的預期任務,但是延誤了完成任務的時間,按照秦朝律令需要斬首。
於是陳勝、吳廣在一番商量之後,決定造反,於是也就爆發了封建史上第一次農民起義。
可是,根據喜墓中出土的竹簡對於秦律的記載,如果完成任務的時間延誤了三五天,並不會被斬首。
只會受到簡單的訓斥,最多可能也就是寫個檢討書。
如果延期時間稍微再長一點,可能會需要繳納一定的罰款,罰款總額也是在大家完全可以接受的范圍之內的。
倘若是因為一些自然的不可抗的因素,還可以免除懲罰。
也就是說按照秦律,陳勝吳廣一幫人由於大雨延期,並不會受到懲罰。
所以太史公關於陳勝、吳廣起義的記載並不正確。
因此,這也就要求我們必須多角度整合歷史資料,對歷史有更全面、更準確的整體認識。
經過考古學家的精心整理,理清了竹簡共記載的十部分內容。
當然其中占最主要部分的還是秦律。
盡管如此,現在公眾們對於秦朝的律令仍然具有不同的看法。
但是我們必須要肯定的是該墓葬的發現,填補了研究秦朝的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