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從邊界爭端到和平契機
歷經兩年激戰後,衣索比亞在衝突中占據優勢。
2000年6月,雙方在聯合國的監督下達成了停火協議。
六個月後,簽署了正式和平協議,雙方同意成立由海牙常設仲裁法院監管的邊界委員會。
2002年,委員會作出了決定,判定提格雷地區的一個小村莊屬於厄利垂亞,這激起了衣索比亞的強烈反對。
儘管兩國都受到裁決的約束,但衣索比亞政府拒絕接受這一結果。
這並未引發新的戰爭,但卻使兩國關係長期緊張,隨時可能爆發戰爭。
2012年,厄利垂亞遭到衣索比亞的突襲,雙方再度陷入武裝衝突,直到2018年4月,一切發生了轉變。
衣索比亞新任的年輕改革派總理阿比·艾哈邁德·阿里上台。
上任僅兩個月,阿比宣布衣索比亞政府將接受邊界委員會的決定,這一決策震驚了全球。
阿比·艾哈邁德因此榮獲2019年諾貝爾和平獎,顯著改善了衣索比亞與厄利垂亞的關係。
在厄利垂亞政府的積極響應下,一支代表團迅速被派往衣索比亞,展示了雙方的和解意願。
不久之後,厄利垂亞的外交部長親臨衣索比亞首都,標誌著雙方戰爭的終止。
這次重要的會晤在國際上被譽為「歷史性的事件」,非洲的「柏林圍牆」被推倒。
在斯亞貝巴,兩國進行了深入的經濟和政治對話,開啟了關於各自經濟狀況的新一輪討論。
兩國關係的轉變不僅僅停留在表面,他們在友好的氣氛中簽署了《和平與友誼聯合宣言》,為雙方關係的正常化鋪平了道路。
艾哈邁德公開對媒體表示,兩國將恢復航空和海港路線,允許民眾互訪,重建使館,相信雙方的隔閡終將消散。
隨著和平協議的不斷加強,兩國深化了交流,穩定了雙邊關係,並將焦點轉向長期擱置的經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