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索比亞的經濟發展曾極度依賴紅海沿岸的這些港口。
然而,現在要想再次使用這些港口,就必須付出額外的使用費,仿佛國家經濟被人牢牢控制在手中。
同時,厄利垂亞也深感憂慮,擔心衣索比亞為了奪回這些海港可能會重新發動戰爭,兩國關係因此變得異常緊張。
實際上,衣索比亞與厄利垂亞長達數十年的紛爭,是冷戰時期東西方兩大陣營在中東、北非以及印度洋地區爭奪主導權的一部分。
美國和蘇聯支持該地區各自盟友的政治目標,目的無非是維護和擴大自己的戰略利益。
衣索比亞和厄利垂亞的聯合與分裂,實際上都是冷戰格局下的副產品。
二、埃厄的無意義戰爭
在1998年,衣索比亞和厄利垂亞在巴德梅地區爆發了一場令人唏噓的戰爭。這兩個貧窮的國家,捲入了一場在世界範圍內幾乎被忽視的衝突。
聯合國的數據顯示,這場戰爭導致了800萬衣索比亞人和100萬厄利垂亞人面臨飢餓的威脅,其中衝突區域恰恰位於厄利垂亞的主要糧食生產區。
戰火的蔓延迫使無數平民為了逃避戰亂而成為難民。
衣索比亞和厄利垂亞的邊境衝突持續了超過兩年,整個衝突可以劃分為兩個階段。
第一階段從1998年5月6日持續至1999年2月28日,這一階段中,衣索比亞軍隊在戰場上占據了優勢,迫使厄利垂亞接受《瓦加杜古框架協議》。
1998年5月6日,隨著邊界摩擦的激化,兩國紛紛指責對方侵略,並在有爭議的邊境地區進行了軍事部署。
5月31日和6月2日,雙方在邊界地區發生了小規模戰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