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這點之外,種植黃麻的第二個缺點是收入小於投入,我們前面也提到了,要想獲得黃麻之中的粗纖維,要經過剝皮、浸泡、清洗、晾曬之後才能運往工廠之中,由機器加工成產品。
這些過程非常複雜繁瑣,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而且收割和處理的工作也非常的辛苦,如果在當時有更好一點的經濟手段的話,那估計也不會有這麼多人種植黃麻。
因為在當時,辛辛苦苦整理好的黃麻,一畝地只能賣上幾百塊錢左右,甚至不如我們日常種的小麥和玉米的收益高。
還有最後重要的一點就是種植黃麻對周圍環境也存在一定的污染,雖然其是一種天然的植物纖維,製造出來的產品容易降解。
一些歐美人很喜歡這種黃麻製成的編織袋,因為其容易降解又非常環保,但是他們不會自己去製造處理黃麻纖維。
一個原因是當地氣候不適宜,還有就是把黃麻浸泡在水裡很容易給水源造成巨大的污染,一般四五畝黃麻需要用一畝的水塘來清洗。
而人們還需要進行一番「抽絲剝繭」,久而久之水塘里就會散發出腥臭的氣味,繼而導致其中的水生生物大量死亡。
印度是不太在意這些污染,所以一直在加大對黃麻種植以及加工產業的支持,但是其周圍自然環境確確實實也受到了非常大的影響。